波尔图Porto

21/07/2021

波尔图,是一个我们想了很久的地方。那年来里斯本的时候,附近的朋友就推荐说,你们去葡萄牙,应该去波尔图看看,从某种角度上说,波尔图更好看,而且,还产葡萄酒。然后,我们帮助去葡萄牙工厂考察的商业团组安排过波尔图的观光,自己一直还没有机会再来葡萄牙。

这次是艾未未在波尔图有展览,我们是诚心诚意来看展览的,也得到一个来波尔图的借口。

波尔图呢,我放在YouTube和B站的风光片,需要起个题目,忽然之间,就涌上来一个念头,"一言不合就坐缆车过大桥"。波尔图是高高低低的,用于上上下下的缆车,看到好几处。其他能想到还有什么?世界上最美火车站、世界上最美麦当劳、哈利波特灵感书屋、波特酒......,总之,这是一座有兴奋点的城市,我们后面的行程,还给到我们好多兴奋点,同时,因为时间和精力,也不得不放弃了很多兴奋点,这一趟,真的是实实在在思考什么叫做"做减法"。

我们住在距离展馆比较近的位置,进波尔图是开车去的,直接扎到市中心,找那些"P"的指示,然后看到路边的车位,就停下了,这是最长停靠二小时的那种,刚好车位附近是一家Tourism Point,和我们同行的舞蹈家江青大姐就进了游客中心,要来一张地图,工作人员在地图上给我们画了几个圈圈,我们在哪儿,来波尔图必看的地点都哪些,波尔图的免费地图很实用,对有吸引力的城市功能区做了提炼,标上了黄色的水滴,比如:WINE SPOT, HISTORIC SPOT, UNIVERSITY SPOT, NIGHT SPOT, THE SHOPPING SPOT, FISH SPOT, SURF SPOT......,我自己有个特别不实用的习惯,喜欢在去过之后研究地图,也就是研究回忆。

江青姐比较喜欢看有历史典故的地点、原汁原味的街区,然后,找个有传统 有调调的小食店或者酒店,喝杯酒,聊聊天,路上她一直在留意这样的地方。

在一条窄街里,她还特意拿了一张小名片交给我收着,那家餐馆装饰很基本,门口挂着的图片,也是些不讲究的炸鱼配煮土豆,店里黑乎乎的,看不到有几个座位,有那么二、三桌吧,小店开在一条坡度挺陡而且很窄的小街,店门对面的墙根底下,摆了三张小桌,店门和小桌之间的街面,刚好紧紧巴巴够一辆汽车通过。一个中年女人斜靠在店门口,招呼我们,看到江青姐蛮有兴趣的样子,恋恋不舍地说,你们一定要回来在我这儿吃饭。那天时间真的不合适,后来我们一家三口再经过那里的时候,吃了他们最基本的炸鱼。我们选择了室外的座位,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沿着墙根面对面坐,我是家里个子最矮的那个,就坐到斜坡上峰的座位,对着比较低的桌子,比较舒服。儿子坐在了斜坡下峰,他后来说要弓着腰才能够到桌子上的食物,坐下来其实挺累的。徐晖,需要坐在对着墙的座位,没有车子经过的时候没事儿,如果有车子经过,他就需要站起来,站到我身后,把椅子也带上,给过路汽车让地方。我们吃饭的时候,还好,一顿饭下来,只有二次给车让路。老板娘提前说明了情况,我们本来就是好玩儿的,表示说,即便如此,还是喜欢当街吃饭。

坐下来以后,我们说就吃他们最基本的6欧元一份的烤鱼小吃,老板娘说,但是,今天只有二种鱼,一种沙丁鱼,还有一种是什么鱼,我现在记不住了,看我有几分迟疑,因为我们三个人,想点三种不同的鱼,一样要了一份之后,是多要一份这个,还是多要一份那个,还是找点其他的呢?老板娘痛快地说,我给你加一份烤鳕鱼吧!结果,烤鳕鱼的味道最好,我其实还想再来一份。

这种小食店呢,在这种做游客生意的位置,好玩还是挺好玩的,烤鳕鱼也真的很好吃,但是,说不上很推荐。要去年我们在斯普利特遇见的那种,才令人念念不忘。那家小店,紧邻斯普利特鱼市--这可以作为选餐馆的经验要素提炼出来,鱼市附近的,原料多半很新鲜。我们经过的时候,看到小门小桌小凳小盘,立刻有了感觉,多望食客的盘子里看了几眼,有点动心,但还是跟着google地图上一家评分很高的餐馆指示路过往前走了。但是这几眼,引导了我们的食欲,我们到了那家也是很好的餐馆,就先看菜单,然后问店家,有没有炸小鱼炸小虾,问得挺多余的,店家很优雅很礼貌,虽然疫情2020大家生意都差了很多,店家仍然保持很好的风度。然后,我们就折返回去,坐在了那家小门脸室外的小桌旁,炸小虾、炸小鱼、炸鱿鱼圈,三个人大概一共吃了五份,还没过足瘾,只是因为要开车,没有下酒。

游览波尔图,江青姐说对于什么麦当劳、哈利波特,完全没有兴趣的。然后,我们抬眼就看到圣本笃火车站,火车站大厅里贴满四壁的蓝色瓷砖,青花瓷、迈森瓷器兰洋葱的色调,二万幅瓷砖画,历史故事。

主座教堂、麦当劳和莱罗书店,也是这样抬眼间,就到面前了。

对于最美麦当劳,是有争议的,比较浪漫的说法是,麦当劳也可以这样美仑美奂,如果不是排队的食客,真让人恍然感觉进入了一间艺术馆。比较看透的说法是,加入经营麦当劳的公司,拿下了一间古典的帝国咖啡馆,帝国咖啡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门楣上的青铜雄鹰,室内华丽的水晶吊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的彩色玻璃画,从咖啡种植到饮用的全过程。

搜狐上有人写到波尔图帝国咖啡馆变身麦当劳,不过,用来对比新旧场景的图片,帝国咖啡馆时期的图片,用的是布拉格帝国咖啡馆现在的照片,帝国这样的店名,常常被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店家使用,此帝国非彼帝国。

所谓争议,从网上搜一下就能发现,比如有的网站,搜索整理了全球十五、六个最美麦当劳,欧洲的就有意大利米兰、西班牙马德里、德国下萨克森和林道,爱尔兰布瑞、比利时根特等等,还有匈牙利,布达佩斯火车站附设的餐厅,从1877年开始,现在是麦当劳,华丽的建筑,几十盏吊灯,感觉是一百年前老银行办公室用的,十分气派。

莱罗书店(Livraria Lello)门前,上午九、十点钟就排了长长的队伍,一位朋友兴冲冲地说,他当晚要在网上预定,然后次日一早进入参观。这里成为热门打卡地点,在于二点,一点,这里的内饰和格局,的确很迷人,总是上榜全世界最美书店,那就顺便说一下,全世界最美书店,有比如荷兰的天堂书店(Selexyz Dominicanen),意大利涨潮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比利时布鲁塞尔的Cook&Book、阿根廷布宜诺斯爱丽丝的雅典人书店(ElAteneo)、巴西圣保罗有间书店(Livrariada Vila)等等,真的各自具有可爱之处,令人享受多重的读书选书乐趣。

当然,也有另外一面,一位搞摄影的朋友,在布拉格做访问学者,生活了一年,他在布拉格期间,买了不少老相机,有时候会换着照相机拍照片。摄影家收藏、体验不同的照相机,很搭的事儿。他说,我不能再玩儿相机了,再玩儿相机,就玩物丧志了,就是说会把精力放在照相机上,反倒把拍照作品的事情耽搁了。

摄影创作和过照相机的瘾,毕竟不是可以等同起来的事情。书店和书,互相紧密相关,也不是一码事儿。

另一个人们所以来到莱罗书店打卡的要点,就是J.K.罗琳,《哈利波特》的作者,她曾经搬到波尔图教英语,白天听柴可夫斯基,晚上教书,常去莱罗书店,她描写的魔法书屋,就带着莱罗书店的影子。

说到底,我们就在门口张望了一下,没有去网上预定,甚至也没有到网上去查询有关预定参观的信息,没有办法直接表达进到书店的感受,但尽可能地搜索了一下内部照片,看起来和我们参观过的比如捷克国家图书馆藏书阁,还有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藏书阁,还有维也纳皇家图书馆......那种华丽和讲究,好吧,我们亲眼见过很多和书有关的美好的环境,就错过人满为患的莱罗书店吧。

漫步波尔图老城,不经意间就会路过这些有意思的地方,不过,有的时候想要找个地方,也不容易,因为城市是立体的,很多层次,需要上上下下,就是我忽来灵感说的,一言不合就要坐缆车的城市,去找圣方济各教堂的时候,就绕了点路。

圣方济各教堂,王分去过之后,特意给我们发了信息,她说他们看过很多教堂,但从没看过如此富丽堂皇的巴洛克木雕内饰。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建于14世纪,内部装饰是巴洛克风格,墙壁、柱子、屋顶和侧面的祈祷室的木制雕塑是18世纪的作品,表面镀金,金光熠熠,雕刻繁复、细致、层叠、密集、华美。虽然进入之前,已经在试图想象,也收到王分发来的图片,进入之后,还是感觉非常震撼。1833年附属于教堂的修道院设施,被大火烧毁,原来回廊的部分后来建造了波尔图证券交易所,富丽堂皇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波尔图临着杜罗河,杜罗河谷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特别是波特酒(Vinho do Porto),波尔图是音译,其实是港口的意思,波特酒也是音译,其实就是波尔图酒的意思,就是口味比较浓烈的当地葡萄酒,通常是甜的红葡萄酒,也有干的、半干的和白葡萄酒。杜罗河,横贯葡萄牙北部,东边从西班牙流入,西边从波尔图入海,沿着杜罗河谷,很多可以品验的酒庄,还有可以游览的小镇,可以乘船也可以坐火车,或者开车,开车的话,品酒就受到局限了。

波尔图东边一百多公里的地方,佩苏达雷瓜,是波特酒之都,有一座杜罗博物馆和波特酒之家(Solar do Vinho do Porto),沿途很多专门的波特酒酒店,可以品酒之后直接睡在那里。

佩苏达雷瓜再往东,可以体验葡萄酒的地方,杜罗河北岸,有古朴的似乎没有被现代社会染指的普罗维森德(Provesende),法瓦尤什(Favaios)被称为杜罗酒乡。杜罗河南岸相邻的葡萄酒村乌卡尼亚(Ucanha)和(Salzedas),特雷翁伊什(Trevões)还可以看到教堂里的壁画。叫皮尼扬的小镇,火车站的壁画,描绘的都是和葡萄酒种植酿造有关的景象。

这部分内容,算是给自己做个笔记吧,都没有去,江青姐和几位朋友去杜罗河谷看葡萄酒村,去了一天,按照这些内容,其实一天也蛮紧张的。我们没有品酒的那种心境,其实,我酒精不耐受,有可能对脂质转移蛋白也过敏,所以,没办法去感受那种乐趣。另外,一路感觉忙忙叨叨的,并不是真正悠闲、走哪儿都可以耗着的状态,也就干脆没有去打卡了。

在波尔图逛了二天,一个城市,总要停下来,逛二天,重复路过一些地方,而不是说,这里看到了,任务完成了那种。

说在波尔图逛了二天,其实还有点不准确,这里其实是两座城市,一座城市叫波尔图,一座城市叫加亚新城,加亚新城,归波尔图管辖。

波尔图在杜罗河北岸,加亚新城在杜罗河南岸;波尔图是老城区,波特酒储藏、品酒主要在加亚新城。波尔图和加亚新城之间,有杜罗河分开。杜罗河上飘着很多形似贡多拉的小舟,小舟上架着一、二排酒桶。这种小船叫做雷贝洛 (rabelo),是过去专门从杜罗河上游运葡萄酒到下游到运输工具。

跨越杜罗河,波尔图和加亚新城之间,好几座大桥,路易一世大桥(Ponte Dom Luis),应该算是最有名的吧。这是一座钢铁拱桥,上层走电车,下层走汽车,二层都有人行道。总跨度172米,是建造当时的世界第一,当时指的是1886年10月31日落成启用的时候,大桥建造是1881年开工的。

我们从大桥上层走过,总是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二天从大桥下层走过的时候,看到不同的风景,有钢架结构的衬托,距离河水更贴近,在山谷当中,而非远远地俯视,那也是很值得体验的。这些都是波尔图的兴奋点。大桥顶层,对于我这种恐高症来说,走来走去,有一点点紧张。我比较少沿着大桥最边缘,会走在靠近内侧的地方,即便如此,还是走来走去二、三次,看二岸风光,想着不知道下次要什么时候再来,像过瘾一样。没有的、稀有的、难得的,总是最好的。

远望加亚新城,能看到层层叠叠的酒厂的招牌,新城沿河的道路上,有很多家酒馆,我们走着走着,忽然见到一间气派的门面,里面传来悠扬的管风琴声,不觉被吸引过去,大厅有二层楼高,二楼的部分是一圈围廊,一个演奏员正在围廊的一侧弹奏。水晶吊灯、红色幕墙,进门左手边一整面墙的书架,右边二座旋梯。很多游客都站在书架前边,欣赏内饰和音乐,也有些客人在柜台挑选以及付费,这才看明白,是卖鳕鱼炸糕的地方,一个鳕鱼炸糕,要卖这么富贵吗?店堂门口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宣传资料,这样写着:

"陆地和海洋......,葡萄牙民族早起的两段历史:我们的陆地领土在12世纪开始成型并于13世纪确定国界。15世纪后葡萄牙放眼开发海洋,建立起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帝国。"

然后,分别说到海洋和陆地的物产。

"鳕鱼产自大海,很早以前葡萄牙的航海人就开始在远海中艰苦地捕捞鳕鱼,他们称此捕捞为最辛苦的海上作业。塞拉(Serra)奶酪来自陆地,与葡萄牙这个国家一样古老,被很多人视为世界上最好的奶酪。"

"波尔图葡萄酒同样来自陆地,产自杜罗河沿岸的葡萄梯田中。这里成立于1756年,被标记为世界上最早的葡萄酒产区。"

应该是之一--最早的葡萄酒产区之一。第一历史悠久的葡萄酒保护产区,是1716年确立的,基安蒂产区(Chianti),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第二历史悠久的葡萄酒保护产区,在匈牙利,1730年确立的托卡伊-山麓(Tokaj-Hegyalja)产区,出产托卡伊贵腐酒,甜白葡萄酒。

用了这么美好的推广语言,这家店里卖的是鳕鱼炸糕配原产地命名保护的星星山奶酪,以及一杯波尔图葡萄酒,下午的点心套餐。再配合葡萄牙管风琴的音乐元素,边吃边想陆地与海洋的故事。

他们给游客塑造了这样一个立体的空间,在葡萄牙里斯本、波尔图、阿维罗等地方,塑造了八个这样的空间,八家分店。江青姐说,一会儿逛累了,我们就来这里喝一杯。然后,我们去坐了缆车,还买了往返缆车票,想说逛一下坐缆车回到这里,吃鳕鱼炸糕,喝杯葡萄酒,然后,路上临时改变路线,没再回来。和我们难以避免的人生经历相似,从一个岔路口走失之后,不能二次趟入同一条河流。上好的鳕鱼、健康牛群干净牛奶的奶酪、本地葡萄酒、音乐、艺术空间、传统与当下,与营造如此之好的体验,擦肩而过。

晚上,艾未未带我们去吃了一家本地特色餐馆,建筑原本是座小教堂,建筑顶端还有一座十字架。大家挤着坐在一起,旁边就是原来教堂的圣坛,有木雕画,摆放着铜质蜡烛台和一束鲜花。吃的有各种奶酪、炸辣椒,还吃到猪脸肉,做的很精细,不太吃得出猪头肉的感觉。为了简单起见,我自己就对自己说这道菜叫葡式"扒猪脸",当然,不准确,这属于一种执意和熟悉食物挂钩的任性。吃饭有不同的朋友在一起,江青姐看到没吃完的剩菜,坚持让服务员帮助把那些方便带走的收敛打包,我们也知道,带回住宿酒店,多一半可能还是要扔掉,不过,次日中午阴错阳差,临时决定到附近超市买些面包、橄榄、火腿,刚好把打包回来的剩菜一起吃掉,成就感满满。

加亚新城这边,挨着铁桥的高处,感觉应该是座小堡垒的位置,是塞拉修道院(Serra do Pilar),那里很多水鸟盘旋,也是登高远望的好地方。旁边的停车楼就很局促了。

从高处看到低处的红屋顶,有座破房子,还有一路上,见到别人家晾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我们这种傻游客,都当作特别朴素生活化的景观,我们这些外人的镜头总会生硬地闯入别人家的私域,如同游客们在藏区拍摄藏民总感觉自己天经地义,从来不想藏民凭什么要被你们打扰。这又说远了。我们觉着别人的朴素有趣,但自己的真实生活,却既不想住破房子,也很久不用晾衣架了。

双标

一片红房顶,都是家装超市里

能买到的瓦,上面附着一些绿色的

苔藓,灰色的鸟粪,白色的漆,还有些

枯枝、泥土,有些瓦破裂,屋漏

又遭连夜雨的感觉,阁楼里好像

都是垃圾。旁观者像发现了珍宝

般的,拍照;还喜欢挂着湿衣服的

阳台,仿佛那是属于每个人、每个

家庭的湿意;还喜欢带着陈旧味道的

空气、色彩和阴暗的天空。

旅游之后,回到开发商统一开发的

住宅小区,发现家里屋顶

有渗水的痕迹,嘀咕着

叫了修理工。打开行李,脏衣服

一古脑儿塞进洗衣机,然后

烘干机,仿佛很多年

没见过哪家邻居用过晾衣架了。

人们总是追求自己没有的,

但是未必能够忍受。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