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欧盟的雕塑家大卫•切尔尼

15/02/2009

恶搞欧盟的捷克雕塑家

恶搞欧盟,令大卫走进我们的视野

捷克2009年1月1日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可屁股还没坐热,就遭到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的抗议,1月15日,捷克副总理冯德拉还在布鲁塞尔表示道歉!

这些都源自一件名叫"ENTROPA"的雕塑作品,这件雕塑是捷克作为轮值主席国,在欧盟议会大厦安装的主题装饰物。1月12日一揭幕,就引来种种争议,1月15日正是ENTROPA的落成典礼。

这件作品16米见方,外框是蓝色的,里面由欧盟成员国地图形状组成了错位的拼图。作品浓缩了民间对每个国家的成见,加上艺术家不羁的想象和发挥,用另类手法呈现出"障碍和分歧",逆向地提示人们超越的必要,作品标题"成见是应该被消除的障碍(Stereotypes are barriers to be demolished)"。

奥地利的反核姿态成了把柄,被塑造成四座飘着白烟的核反应堆冷却塔;法国版图上随随便便挂了块白布,红字上书"GREVE(罢工)";波兰以保守著称,结果几个波兰教士,摆出1945年美军造型,力挺同性恋彩虹旗;立陶宛上面站着五个身穿制服的小人,朝着境外撒尿,主题是纪念独立,历史的错误是否真能如此排空呢?西班牙是阳光下的水泥大地,上面放了一颗分离主义炸弹;葡萄牙国土上则扔着几块牛肉,细看才发现,那是曾被葡萄牙殖民的版图形状。

拼图右上角,挂着一个宜家纸盒,看不到里面装了什么,据说,装的是瑞典;纸盒下方那片"国土",是卫生间样的瓷砖,上面插着管子,流着红黄蓝色的液体,这是土耳其马桶创意,保加利亚大概因为生产卫浴设备就被诠释为土耳其马桶,难怪人家要急;卢森堡在标售,听说上面写的联系电话就是设计师的号码;德国最忙,交错的高速路,汽车奔跑,有人因为形状联想到纳粹标志;丹麦是彩色乐高(LEGO)积木的作品,比利时是一个巧克力包装盒,里面还有四颗贝壳巧克力,匈牙利地图上堆满了西瓜和肉肠,而斯洛伐克被包裹起来,让人联想到匈式香肠,提示着他们被匈牙利统治的历史。

看到桑拿木板条铺满陆地,会想到芬兰,可上面有大象、犀牛,和鳄鱼,谁能说芬兰如若拥有这样的热带国土不是件美好的事?平原为主的拉脱维亚却山脉绵延,注解着--如果我们有山。波浪起伏的海面上,只剩下七座尖塔,那是被淹没的荷兰,还能看到森林大火后的希腊废墟......

意大利是绿茵场,爱尔兰是风笛的皮囊,罗马尼亚则是鬼屋游乐园,斯洛文尼亚告诉人们,上溯到1213年,第一个游客到此一游,似乎在追问,我们是外来者还是原住民。

捷克自己的版图上,以欧盟欧元怀疑论著称的总统克劳斯的言论,喋喋不休地闪烁着。

英国似乎被人们遗忘了,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人会忘记英国在欧盟内的微妙距离。

这番波希米亚式的讽刺与调侃,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典型的恶搞,欧盟成员国都未能幸免--对了,英国人说,还是捷克人好,放过了我们。

接下来爆料,这件本应由27国艺术家各自对本国负责,共同完成的雕塑,事实上主要由捷克的大卫·切尔尼和几个合作者完成,而当初捷克政府委托大卫承接这件工作的时候,接到过大卫提供的27位艺术家资料,合同中也写得清清楚楚,27国合作是前提条件,旨在用合作行为突出本届口号--欧盟无障碍。

大卫·切尔尼解释说,因为时间和资金等原因没能实施当初的计划,他也为没有及时说明真相而向政府道歉,并且痛快地答应放弃制作费收入。捷克政府为了避免再次被算计,对于雕塑悬挂于欧盟大楼,特意和大卫补签了一份价格为一克朗的半年租约。

大卫·切尔尼早知道会发生今天的一切,但是,他拗不过自己的恶作剧愿望,声言想要测试一下欧盟的幽默感和包容心,而且,他想提示欧盟少点严肃。他如期参加了落成典礼,沉静地站在典礼台上,头发有几分蓬乱,黑色皮鞋,黑色牛仔裤,黑色休闲衬衣,外面罩了一件黑色礼服。

以屡屡出位而著称

大卫·切尔尼一直否认自己出名,有人和他讨论一些著名作品,比如提到那件瓦茨拉夫骑死马的雕塑,大卫说,"出名的是马,不是我"。他说的也对,在布拉格不同地方安放的大卫·切尔尼雕塑作品早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特征。

来过布拉格的人都知道,在市中心瓦茨拉夫广场高处,矗立着一座雕像,捷克古代圣贤瓦茨拉夫手执长枪,威武端坐在骏马之上。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座名叫卢切尔娜(LUCERNA)的回廊,里面也有一座雕塑,骑马的人一样,姿势一样,马则是四脚朝天倒吊在穹顶下,伟大的瓦茨拉夫骑到了马肚子上。这座命名为"马(Horse)"的雕塑原来准备挂在市中心邮局的天井里,后来担心不妥,才移居卢切尔娜。

布拉格玉米笋状的电视塔,在建设初期曾经备受争议,人们嫌这个现代设计和周围的民居格格不入,终于见怪不怪了,2001年起,塔壁爬上了一群黑婴儿,婴儿大约三米长,二米多高,没有五官,面颊如同空调机的横棱线。

现代文学之父弗拉茨·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并在这里完成了大部作品,现在成为布拉格推销自己的首选"卖点"。卡夫卡博物馆门前,悄然无声地立着两个青铜色男人,站立在一片形如捷克地图的池塘里,相对小便,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些作品足够冲击,令人过目不忘,而对于大卫·切尔尼来说,还远远算不上"出位"的水准。

1991年,他曾经把一辆前苏军坦克的外壳涂成粉红色,作为战争纪念,在布拉格市区中心地带展出,被执政当局拘捕。

2005年,他创作了"甲醛溶液里的萨达姆",这件作品是对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1991年那件名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作品的创作性复制,就像对瓦茨拉夫骑马像的恶搞一样,都达到了难以置信的惊人效果。达米安·赫斯特的原创是这样的,长方体的玻璃钢,盛满绿色的甲醛溶液,鲨鱼浸泡在里面。大卫·切尔尼则把鲨鱼换成了背捆双手的萨达姆,作品却命名为"鲨鱼(Shark)"。当年,这件作品参加了布拉格艺术双年展,但在比利时和波兰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在比利时展出的时候,米德尔克尔克(Middelkerke)的市长担心丹麦默哈默德漫画案发生以后,这样的作品会引起包含穆斯林在内的市民震动,撤除了展示。波兰的别尔斯克·比亚瓦(Bielsko biala)市政当局在2006年9月也叫停该作品展出,倒是波兰另外一个城市杰钦(Cieszyn)接纳了它,杰钦市长说没有任何理由让政治审查艺术。

除此之外,大卫·切尔尼还有些出位设计,最终没能变成作品。

他曾经为捷克公民投票加入欧盟设计过一个巨型裸体金人,准备放在民族剧院顶上,并小解般地不时喷出水来。后来,因为剧院担心因此遭到集体失业,取消了项目。大卫说他们太懦弱。

艺术家、作秀,还是政治行为主义者

作为一个艺术家,大卫·切尔尼的作品一直在试图表现一种思想感受,一种和社会的关联,而他的感受与关联和政治往往密不可分。

正当人们追问艺术和政治到底有怎样关系的时候,大卫·切尔尼从被封杀而走向成名。

他痛恨那些包围着古老市区的混凝土板楼,觉得高速路穿城中而过是件可笑的事情。他指责市政没有很好地协调文化古迹保护与都市化发展,没有好好思考什么该拆,什么该留。

布拉格的二战纪念碑设计令大卫·切尔尼耿耿于怀。他应邀参加竞标并且脱颖而出,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设计最终没被采用,代之以他人作品,一座艺术化处理的捷克三色国旗。他说,现在我不得不每隔一天就经过那个丑东西,令人难受的想吐,这绝对不是因为我被否决而刺伤了自尊才这么说,是我的审美感觉在经受折磨。

德国驻捷克使馆,1989年夏末秋初发生过的情况,令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也令很多人因久远而遗忘。当时,前民主德国的居民纷纷涌入各国的联邦德国大使馆,寻求庇护,直到他们可以自由进入联邦德国国土为止。当时布拉格的西德使馆最多容纳了四千人,其中一千人被塞进走廊、楼梯、房间、会议室,另外的三千人就在花园中搭起帐篷,这些人的汽车都被丢弃在外面。如今,在德国使馆花园中的显著位置,矗立着一座雕塑,四条大象般的粗腿,支撑着汽车车身,命名为"君王何处(QUO VADIS)"。使馆的人介绍说,总有游客绕到后墙,专门为透过栅栏观看这件作品。

波兰记者曾经问过大卫·切尔尼一个问题,你自认为是一个艺术家?作秀者?还是政治行为主义实践者?他回答说,我希望临死前,能够说自己曾经是个好雕塑家。

大卫和他的"遇工厂"

大卫·切尔尼1967年12月15日出生在捷克布拉格,1988年到1994年就读于布拉格实用美术学院,其间,就开始参加各种群体艺术行为表演、戏剧电影的舞美设计,还客串过角色。1989年参加了"新绝妙"地下群体艺术展。1990年参加比利时考垂克(Kortrijk)艺术双年展并获奖。

1994年到1996年间,旅居美国纽约,曾在惠特尼博物馆做独立研究。他说,美国最大的问题是人们的矫揉造作,"在我刚刚决定要移居过去的时候,我发现因为我是那个捷克斯洛伐克的雕塑家,所以每个人对我都很好,这一点让我很生气",于是,他选择了回国。"不仅仅因为那些捷克姑娘。"

大卫·切尔尼1996年获得勃洛克·科拉斯纳(Pollock Krasner)基金会奖。2000年获得因特伊赫·哈鲁佩茨基(Jindřich Chalupecký)艺术奖。

近二十年来,大卫·切尔尼分别参加过在巴西、美国、奥地利、德国、乌克兰、韩国,和捷克举行的数十个展览,包括个展。

他的作品分别被圣地亚哥现代博物馆、布拉格德国使馆、华盛顿捷克使馆,和柏林查理检查哨博物馆等永久收藏。

因为这段时间不在布拉格,大卫·切尔尼建议我们到他经营的多功能文化中心看看,"MeetFactory"(遇工厂),与"Meatfactory"(肉工厂)同音,标志物就是"Meat"(肉Meat和会面、相遇Meet同音),半扇标着部位编号的猪肉。2007年10月1日,这里的首展"失去的清白"开幕,展出了多位艺术家未必成熟的处女作。

"遇工厂"坐落在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快速路边上,紧邻铁路,是一座废弃的老厂房,建筑外表都不曾被打扫过,从那里路过的时候,我们曾经好奇不起眼的破楼上怎么会挂着两辆变形的红色汽车,原来那正是"工厂"入口上方,命名是红汽车,雕塑的名称叫"肉(Meat)"。

大门上贴着一些宣传招贴,我们没有跟任何人预约,到那里发现要过几个小时才是开放时间,按响门铃,三楼探出头来,互相喊了几句,她们说欢迎。"吱呀呀"推开铁门,旧厂房里的白墙粉刷过,正在展出三位捷克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我们跟引导的女孩谈到大卫,她说"我喜欢他的作品,有人说他得罪人,我不觉得。"她还告诉我们,在捷克这里的风格算是比较独特的。"工厂"里既可以办展览,还可以聚会、演出,放电影,是属于现代艺术家们自己的世界。

作者:韩葵/图片摄影:徐晖

刊于《世界博览》杂志2009年第5期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