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大轰炸

01/06/2009

正义与邪恶中间的游标

朋友来布拉格,也想到周围走走,我们强烈推荐了德累斯顿,跑一百多公里高速路就到了。

虽然有易北河上的明珠、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众多美好称呼,先前对这个城市总有种灰蒙蒙的沉重感,东德、不发达、工业,差不多是我们为它贴上的标签,朋友一样,见我们说得热火朝天,眼睛里却懵懵懂懂。

于是给她堆积了三个理由。

文化历史,萨克森选帝侯住处、萨克森王国首都,数百年繁荣,文化艺术名城;战争历史,1945年2月曾经遭到盟军的"地毯式"轰炸,老城全部被毁,而今从废墟中重建,几乎恢复了原貌;风光养眼,多半德国人都承认德累斯顿是他们国家最美的城市。

路上,我们又得意地追加了一个理由,国内的旅行团和公务访问,多半不会安排这里,是个去到机会不多的地方。

先来到圣母教堂,神圣中带有几分浑圆柔美的感觉,崭新的米黄色墙体中掺杂着黑色的砖块,还有一小段黑色的墙垛,让人感到震撼的残缺之美。

"难道黑色是轰炸后留下来的部分?"朋友问。没错,令人惊叹的是,在重修过程中,他们试图把遗留下来可以使用的材料都放回原来的位置,曾经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拼图"。我们走进不远处的旅游纪念品商店,里面布置得有点像展厅,在播放修缮的录像。有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画册,还销售纪念石块。朋友买到二张明信片,一张是黑白的断壁残垣和瓦砾,一张在碧蓝色的天空下,圣母教堂熠熠生辉。

穿过街巷拾级而上,就来到有"欧洲的阳台"之称的布吕舍阳台,站在这里感觉很舒服,眼前宽阔平缓的易北河,岸边舒展的草滩,背后依次是王室艺术学院、次王子宫,和原来的议会大楼,议会大楼也曾在1945年毁于大火。朋友的脸上显出几分无奈,"很美,但是很难受!"

不远处,文艺复兴式的森伯歌剧院,好像一座庞大的收拢天地方圆的宫殿,也已经是第三个版本。最早的历史可以退回到1841年落成的皇家剧院,出自建筑大师森伯之手,1869年不幸毁于大火,1878年同一位建筑师,同一个地方,歌剧院的第二个版本诞生了。这37年之后的再造,不仅外观,而且音响效果,更加登峰造极,甚至超过了当时享有盛誉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但是,德累斯顿试图迈过1945年这个门槛的时候,歌剧院也未能幸免于难。如今我们眼前的,是经过40年重修,尽最大努力恢复的原貌。

毗邻的茨温格宫,也是森伯大师的作品,也同样没能躲过1945年,后来市民投票决定重建,重现城市往日的荣光。

我们在城市中闲散地走着,无法回避64年前的那场灾难。

64年前,灾难如此突然

"2月13日晚上,尽管东部前线惨败,城中却弥漫着喜庆的气氛。这是斋戒节的星期二,德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当第一声"布谷鸟"警报在十点左右响起时,很多孩子还穿着狂欢节的盛装,人们还都兴犹未尽。"(摘自美国作家约翰•托兰的历史小说《最后一百天》)

灾难总是趁人们猝不及防的时候突然降临,1945年2月13日到15日,英美空军对德累斯顿进行了四轮轰炸,代号 "霹雳行动"。

初袭是英国皇家空军第5中队执行的,22点14分开始,22点22分结束,仅用了8分钟时间,244架兰开斯特轰炸机投下了800多吨炸弹。"德累斯顿大花园里的动物从毁坏的笼子里跑了出来,正在疯狂地绕着花园奔跑,不过只有秃鹫逃脱了性命。(摘自《最后一百天》)"

三小时后,英军进行第二轮轰炸,1点21分到1点45分,529架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高精确度投下超过1800吨炸弹。"救援人员发现火车上的孩子们挤成一团,他们也都死了。在数千人躲进去避难的地下室里,地上堆满了尸体。(摘自《最后一百天》)"

2月14日中午12点17分到30分,311架美国B-17轰炸机,向铁路调车场投下771吨炸弹。" 一个女人推着一辆婴儿车奔走。突然,她被一股气流吸去,像树叶落向小径一样被卷进了火海。(摘自《最后一百天》)"

第4轮发生在2月15日,美军再次投放466吨炸弹。"无数人体的残骸散布在河岸附近--手臂、大腿、躯干,显然是被气浪吹过了铁丝网,真是一幅令人作呕的景象。(摘自《最后一百天》)"

老城区估计遭到85%的损毁,所有的主要公共建筑坍塌或者严重毁坏,公用设施,比如屠宰场、仓库、货物配送中心都严重毁坏,巨大数量的工厂被毁,军工厂的生产能力降低了五分之四,铁路线瘫痪,客运站和主要货运站的仓库瘫痪,调度室,铁路维修车间,煤站瘫痪,跨越易北河的铁路桥瘫痪。78000座民居完全毁坏。死亡人数一度被高估到数十万,英国专家的13万5千人流传比较广泛。

没有人能相信这个顷刻之间两重天的惊变事实。

关押在屠宰场里的目击者

很多人知道德累斯顿,是因为《第5号屠宰场》这本小说,这本书声誉很高,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选出的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里,名列第18位。

主人公是一个叫比利的美国士兵,人有点稀里糊涂的,二战期间被派往欧洲战场,在凸出部战役(希特勒方面称"守望莱茵之战")中被俘,德军把他和其他俘虏关进德累斯顿一个废弃的屠宰场。盟军空袭的时候,他们躲在地窖里,存活下来。接着比利被外星人绑架,开始穿越时空的旅行。

这本小说描述了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场景,就来源于作者真实的经历,库尔特·冯内果(Kurt Vonnegut)本人,和书中的比利一样,是第5号屠宰场的在押犯,1945年2月盟军空袭的时候,他和其他俘虏躲在地下储肉室逃过大劫。随后,德国人命令他们这些幸存者,到地下室和防空洞收尸,市民见到他们,像仇人一般,愤怒地咒骂,还朝他们身上扔石头,发泄心中的悲愤。那时冯内果22岁,他说,轰炸后的城市,好像月球的表面,他还写道"太多的尸体需要埋葬,于是德国人代之以用喷火器烧,烧成灰烬"。

冯内果在1945年5月被苏联红军遣返,回到美国以后,他得到一枚褒奖战功的"紫心勋章",但是经历了德累斯顿的一切,冯内果说,这枚勋章是"滑稽的无所谓的创伤"。后来,冯内果念了芝加哥大学,当过记者,成为一名黑色幽默系的科幻作家,年轻时候的特殊经历,时常反应在他的作品中。

1994年,冯内果的半自传体小说《时震》出版之前,说过这样一段话,"上帝已经要我停止写作",书中也发誓绝对不再提笔,他还说,"当一个作家垮掉,也就是当他真的被关进疯人院的时候,才是他真的无法再提笔的时候。"那一年他72岁,度过了"垮掉"的8年,80岁的冯内果再次提笔,写作了《如果上帝仍在》。2007年4月11日,享年85岁,伟大的作家真的永远无法再次提笔。

冯内果被很多人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也被称为美国当代最好的作家之一。他把德累斯顿大轰炸称作"绝对的毁灭""莫名其妙的屠杀"。

还有一部比较新的电影,"德累斯顿大轰炸",是2006年德国出品的,中文的宣传海报上这样写着:二战史上最具争议的血腥大空袭,德累斯顿仅仅在24小时后就沦为了一堆堆碎石瓦砾,至少有155000名士兵和平民在空袭中丧生。

大轰炸是不是战争罪行?

有关德累斯顿空袭,持续的争议很大。

其实,如果仅仅用轰炸和损毁程度,数字化对比,德累斯顿在德国并不是最突出的。

有一份资料显示德累斯顿的全城摧毁面积是40%,而二战中德国城市面积被摧毁超过50%的城市就有一长串名单,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汉堡、亚琛、科隆、不来梅、汉诺威、和纽伦堡等等。

人员伤亡的数字也一再被修正,战后初期,有人掩盖了当时"TB47"报告的统计数字,故意高报,同时也存在统计困难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事实浮出水面,德国方面,越来越趋向于25000人死亡,30000人受伤,德累斯顿的最新官方公布,也是如此。

当时,德累斯顿在德国是第七大城市,二战中对那六座更大的城市,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投放的炸弹都超过德累斯顿。比如汉堡,1939年的人口统计是112万,先后被投放炸弹3万8千吨, 1943年7月24日到8月2日,10天大轰炸,死亡4万人。德累斯顿1939年的人口统计是 60多万,投放炸弹量近7千吨。

但是德累斯顿大轰炸得到指责和质疑最多,人们有句话,说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质疑的关键也恰恰如此,德国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Joerg Friedrich,生于1944年8月17日)说,轰炸的时间不对,1945年2月德军已经全面撤退;轰炸的对象不对,对平民的打击超过军事目标。

种族灭绝观察组织的负责人斯坦顿博士指出:"纳粹大屠杀是历史上最邪恶的种族灭绝行为之一。但盟军在德累斯顿掷燃烧弹,在广岛和长崎投原子弹,同样也是战争罪行"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们,认为道理再简单不过,缺乏军事意义,平民死亡,以及德累斯顿老城的文化价值,都足以为轰炸定罪。

还有二股力量闹得比较凶,德国的极右势力,将德累斯顿视为象征,每年轰炸纪念日举行集会,甚至距德累斯顿不远的捷克北部城市乌斯季,1945年4月18日曾遭到盟军轰炸,新纳粹极端分子也在纪念日集会或者游行,这个日子距离希特勒的生日只有两天。

还有前苏联,在冷战期间,把轰炸德累斯顿的目的说成是为了削弱战后即将成为苏联控制区的实力,作为反美宣传的有力佐证。

盟军说,我们炸得有理

反对派就说,"根据国际人道法审视,人们应该牢记二战期间并没有任何协议、条约、公约或其他手段来履行保护平民或其财产的职责,因为当时的公约只有保护陆战、海战、医务船中的伤病员和保护战俘的战争法案及惯例的实行。"

有一份来自美国空军历史研究办公室(Air Force Historical Studies OFfice)的报告,论证说德累斯顿就是军事性目标。它距离莱比锡71英里,距离柏林111英里,是德国最大的商业和交通枢纽之一,连接柏林、布拉格、维也纳,连接慕尼黑和布雷斯劳(现波兰城市弗罗茨瓦夫),连接汉堡、莱比锡。铁路中转吨位在德国排位第三。1945年这里有110家工厂和工业基地,有5万工人在兵工厂工作,其中有飞机部件厂、毒气工厂、防空和野战炮工厂、蔡斯光学工厂等等,还有军需仓库。报告还反驳了以德累斯顿没有对空军事防护提出的质疑,恰恰因为具有对空军事防护,可以反证他们自知德累斯顿的战略地位。

有关空袭目的,为了回应前苏联所说的,表面上打击德国纳粹,实为削俄,美军报告提到这样的过程。

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1日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确定了包括空袭在内联合作战彻底击垮德国的战略决策。1945年2月4日到2月11间的雅尔塔会议,对战后欧洲格局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部副司令安托洛夫将军,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还向盟军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盟军加快进攻速度。第二个希望,就是空中作战行动,打击交通线,这样可以阻碍德军从西向东运送部队,其中特别提到要让柏林莱比锡的连接瘫痪。第三个希望,阻止敌人从意大利等国输送援救武装力量。

这样说来,政府首脑的高层会议上,苏方直接提出要使柏林莱比锡交通线瘫痪的要求,德累斯顿作为柏林、莱比锡交通区域的重镇,成为轰炸目标之一,就是理所当然的。会上,盟军进一步把对德累斯顿进行战略空袭的计划挑明,而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策略上。2月7日到2月12日之间,美军通过驻莫斯科的军事使团,递进式地通知俄方有关空袭德累斯顿、柏林,和莱比锡的具体日期和预计规模。

就是说,在美军的研究看来,德累斯顿空袭,不仅不像对立面宣传的那样,打着正义的幌子,预先轰炸将来的苏联控制区;恰恰相反,空袭对于盟军和苏军具有共同的重要性,而且盟军所作的一切,正是按照俄方打击交通线的要求,为了牵制德军向东线补给,配合苏军地面进攻,加速战争进程,以实现1945年夏季结束战争的目标。

有这样的背景,苏联的宣传就显得太不仗义了。

英美国内对德累斯顿大轰炸同样有诸多质疑和反思,比较趋同的观点承认的确处置过度,但不认为是战争罪行。

结语

从一个遥远而且单纯的角度,看纷繁的历史争议,令人感到无奈。城市毁灭,平民死伤,都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但是,人们却把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算来算去,甚至玩弄于股掌之间,仿佛笔下算计的不是人命,而只是物件。

可是不算计也不行,人类的进步并不能改变争夺生存空间的本性,越靠近现代文明,人们越开始在数量和尺寸上审视自我,数量和程度,度量和尺码,好似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另一只游标。

刊于《看世界》杂志2009年6月号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