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没毛病,毛病在哪儿呢
延迟退休,没毛病,毛病在哪儿呢?
中秋佳节将至,上班的主力们都在议论延迟退休的事,上班的主力们大概都赶上了这一波变化。
有小伙伴问我,你们那儿是几岁退休?看着同代人纷纷开始拿着退休金到处浪,我就跟他们讲过,我还要再干十多年,他们对我说,自己喜欢就好。这哪儿是喜欢不喜欢的事儿啊。欧洲国家大多是这样的,社保要缴满35年或者缴到65岁,也有67岁的。
从宏观上说,人类寿命延长,身体扛得住,满街都是活蹦乱跳的大爷大妈,中年的孩子们得多大压力呢,延迟退休没毛病。
这是宏观。
微观上说,赶上的人,都觉得比较亏,比较悲催。
因为自己按照原来的路子,大体上有一些自己的计划,然后,计划赶不上变化了,发现自己上班的日子更加看不到尽头了。何况,现在那么卷,去个景点,都能听到大巴的邻座说,现在很多人不收钱也乐意接活儿干,更多的人说忙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见不到钱。以及,年轻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那么大,于是有了躺平。
出来好多段子,随手拣两则偶尔小伙伴转来的。
"被疫情偷走的三年被延迟退休补回来了,好暖"
"计划生育有你,上学开始收费有你,毕业不再分配有你,买最贵的房有你,鼓励再生孩有你,延迟退休有你,有你真好!"
单说延迟退休这件事情,真没什么毛病。欧美国家大多60岁以上退休,不是说欧美国家这样做就是标杆,想说的是,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情况,解决方案也差不多,工具箱里没什么新鲜玩意儿。
上班的年头这么长,就好像当我们意识到一辈子的三分之一时间在床上度过,就想着给自己搞一张舒服的可以赖在上面的好床。本来上班就占据一辈子最多的年头,现在占据了更多的年头,就必须尽量争取"自己喜欢就好"。
那么卷,就没法喜欢了。
每天要赶早晚高峰,还常常不能按时下班,就没法喜欢了。
总要看上级脸色,就没法喜欢了。
动不动单位搞个周末活动,没办法计划家人朋友的聚会,就没法喜欢了。
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休年假,只能五一、十一高峰扎堆儿出门,就没法喜欢了。
工作中总遇到"既要……又要……",甚至"还要……",就没办法喜欢了。
单单拎出一个"延迟退休",的确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当我们看到"有你真好!",不由得五味杂陈,"一路上有你"的小伙伴们,自己选择了多少,被"既要""又要""还要"了多少,……
比如计划生育
本来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人的事情,小两口自己的事情,结果不仅变成了家族问题,更加变成了民族问题,甚至演变成了需要计算存栏率出栏率的经济问题,于是,一代人先被绕进了计划生育,又被绕进了鼓励再生孩……
再比如上学收费和毕业分配
社会本来是参差多态的,每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都有自己的成长和生存轨迹,在一定的社会约束照看之下,人们寻求与自己相适应的求学、深造、就业、创业路径就是了。但是,把本来不同的人计划成相同的格式,打乱了本来的自然生态,一代人两代人已经开始以为社会就是这样的,被动习惯了计划模式之后,才发现又被计划放弃了……
还有房价
给很多人制造了机会,又令很多人面临巨大的困境。
没有好的社会。
只有不那么坏的社会。
一个不那么坏的社会,对普通人的关照,就是各种起伏波动以平缓的形态发生,负面元素尽量小量多次地稀释、消化,这样,大多数普通人的大多数时间,才有机会比较舒适地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