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奥巴马捷克演说及和平游行

30/04/2009

经历奥巴马的布拉格之行

预热

从欧美峰会刚刚有确定下来的眉目,捷克就开始透露峰会日期。而后,美国方面才给出姗姗来迟的确认。

捷克媒体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关注奥巴马来访,隔三差五公布一些八卦消息,警力、路线、酒店、餐馆,晚餐是和捷克总统吃饭,还是和捷克总理喝啤酒,还是既和总统吃饭,也和总理喝酒?奥巴马和捷克总理公务期间,夫人由谁陪?估计还是捷克总统夫人出马,因为总理分居啦。当然,媒体也关心议题,雷达、核扩散、气候变暖、金融危机......

捷克民间情绪也不错。有木偶艺人早就做了奥巴马的小木偶,说要送给美国总统;还有人做了奥巴马女儿形象的娃娃。

捷克国家银行的造币厂为此专门制作了一面是奥巴马头像的纪念币。我们谈论起来,不记得这些年为哪位捷克总统发行了纪念币,比如,人们视为精神领袖的哈维尔。布什来的时候也没有,他那次来,任务太具体了。后来打电话去国家银行询问,一位职员说,要找发言人问,"我不清楚,我也是从电视上看到消息的"。发言人说,这是造币厂的决定,与国家银行无关。

无论如何,对一个外国总统来访,布拉格还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接机

按照总统新闻部的通知,记者注册时间是1点到3点30分之间,同事说,这次总统总理高规格接待,情况没那么简单,还是早去为好。

2点钟之前,我们就到了。机场马路对面的停车场,全是媒体的车。机场戒严铁栏外面,早已经站了一大群记者,扛着长枪短炮,无聊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总统新闻部的人过来对大家说,3点以后我们开始进场安检,5点进停机坪,奥巴马不会在6点钟之前到的,现在不妨趁机去那边酒店餐厅吃东西。

不远处,隔着树丛的小空场,响起马达声,一架标"UNITED STATE"的直升机在那里,螺旋桨飞转,百无聊赖的记者都不落空,先后跑过去拍照。又过了一会儿,从马路上转进来一列车队,总统坐架,加长卡迪拉克在里面,还有血浆车、通讯车等一系列服务和供给车辆,记者们又开始骚动。机场指挥塔高台上全副武装的特种兵,也逃不过大家的眼睛。

三点半,新闻部开始发卡了。记者们自动排成长队,每次放10个人,这次的证件很简单,粉红色的底色,上面写着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到达、典礼,和离开,还印着一个捷克国徽,仅此而已,没有记者的姓名和照片,不过领卡的时候,要看护照。领到证件,就到候机厅门口排队安检,一个人一个人放进去。刚才看到的二十多辆总统车队车辆,都停放在候机楼前面的停车场,总统坐驾距离我们不远,司机正在用一块黄色的绒布擦车,附近的捷克工作人员都纷纷和"美国第一车"照合影。

候机厅门口,有警察局的人,专门检查护照或者身份证,看到外国护照,还专门查看签证,安检很常规,过一道安全门而已。为了能冲向停机坪先一步抢到好位置,记者们都聚在候机厅通往停机坪的门旁边,没有椅子,大家都席地而坐,乌压压一片。大厅的小桌和座椅那里反而很空。

时间卡得很准,差不多5点,有放人的动静了,人们刚刚还聊得热闹,听到响动,突然间就放下话题,甩下对方,一门心思冲向大门,一时间发生瓶颈效应,有人喊了两嗓子,大家才略为收敛一点,让前面的人抽身出去,后面的人才好挤出去。给记者的位置不多,除了捷克电视一台,事先安装了一个高机位,并没有再架设其他的阶梯高台,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只好抢挨着栏杆的第一排,刹那间就再无缝隙可插了。

太阳很耀眼,照得人暖洋洋的,远处停着两辆TRAVEL的飞机,这是布拉格旧机场,很多旅游包机和政要专机,都从这里进出。远处,先降了一架带欧盟标志的飞机,有人在议论,是不是克劳斯。当天,捷克总统克劳斯和总理托布拉内克,也都在斯特拉斯堡开北约会议,为了能够迎接奥巴马,特意提前赶回来的,所以有此议论。

为了美国总统安全到达,布拉格机场,包括民用机场部分,净空半小时,到达的缓降,出港的迟飞。

六点钟,空军一号降落,缓缓地朝机场候机楼这里滑行。接悬梯、铺红毯,列仪仗队,捷克总统夫妇、总理,以及其他迎宾政要,走上前去,总统和总理手里都举着一束鲜花。

舱门打开,奥巴马拉着米歇尔的手高高地站在那里,奥巴马朝众人招手,米歇尔拢了拢头发,奥巴马手放下,米歇尔淑女般地摇摇手打招呼,记得布什和劳拉在这个时候,双双举手,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且停留了数秒钟,给大家拍照,令人感到纯熟。年轻的奥巴马夫妇,则在程式化的礼仪中透出几分自然随意。

两个人手拉手轻快地走下悬梯,和捷克总统总理握手,希拉里随后,因为有仪仗列兵当着,只能看到那边人头攒动,从队列中走出来的时候,看到总统和总理手里的花,都已经在米歇尔手中,希拉里也捧着一束红玫瑰。

捷克总统的示意下,奥巴马一起朝这边挥手,然后,奥巴马和捷克总统夫人利维亚,捷克总统和米歇尔,捷克总理和希拉里,互相寒暄。寒暄过后,奥巴马再朝记者方向挥挥手,一头钻进汽车,米歇尔把花递给助理,绕到车门另一侧,希拉里也随后从这一侧上同一辆汽车。

记者们出了机场,纷纷坐在草地上发稿,我们开车往城里走,看得出沿路还是曾经聚集了很多居民观看,不同路段上,也都设立了捷克电视台的转播车,还有记者坐在公共汽车站现场整理稿件。

当晚,捷克媒体报道了奥巴马的到来,继续猜测当晚他所谓的私人活动,据说,他会去"金井"餐厅用晚餐,有二十多名记者在那里守了一晚,没有等到人;还有些记者觉得他们夫妇私人活动,总归要到老城广场逛逛吧,也有人在那里守着,同样落空。后来的八卦消息说,他们就在下榻的希尔顿酒店用晚餐。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晚和捷克政要无关。

阅兵

4月5日的活动安排是这样的,8点30分,捷克总统夫妇在总统府门前迎接美国总统夫妇,并举行阅兵式。然后双方进行简短的双边会谈。10点钟,在总统府门前的赫拉德查尼广场发表就职以来在欧洲的首次公开演讲。

记者登记进入的时间是5点30分到7点30分。演讲观众进入的时间从早晨7点开始。

城堡周围从凌晨就开始戒严,工作人员的入口只有布拉格桥,我们6点半到的,一下电车,就看到戒严入口处旁边,站着二十几个示威者,都是年轻人,第一排十来个男孩女孩,上身裸露,胸部涂着油彩,每个人一个字母,合起来拼成"NO STAR WARS",后面一排,每个人穿了一身无纺布的白色衣服,戴着白色的面具。他们的标语是"70%的人反雷达,95%的人反战争"。他们告诉我说,从早晨5点30分就开始在这里静立,准备持续到7点30分,记者入场完毕,他们就转到演讲观众的入口。我问其中一个女孩子冷不冷,旁边的男孩子说,女孩的听力有问题,于是,他大声地对女孩用捷克语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女孩淡淡地笑笑说,"冷啊,不过没什么的"。

一个同事早于我们到达,说里面自觉排起队来了,让我们快一点。

过了安检,看到记者们就堆在城堡画廊外面的楼梯上,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矮矮胖胖的摄影记者,左手扶个小梯子,胸有成竹地坐在那里,看着我们这些晚到的人,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优越感。同事说,就是他到得最早,还主动维持秩序,要求大家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自觉排队。

7点半,人们开始动了,总统府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们的拥挤很不满意,要求大家后退,可谁都不退,因为自己退一步,本来和自己平齐的人,就可能站到前面。无奈,总统府的工作人员开始从后面疏导,每个人都退后一格,有个比利时过来的记者觉得这种疏导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只是大家互相之间比较挤,但是没有影响到任何记者以外的其他人,互相挤着的记者们都没有怨言,工作人员无需为大家抱不平整理队伍。

8点钟,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可以进场,记者们开始冲锋,这时候没有先来后到,没有女士优先,冲到最前面占到位子是硬道理。

阅兵式在城堡第一庭院举行。以马提亚斯门为中央,连带左翼、右翼,围成马蹄形,背对马提亚斯门,正前方是城堡庭院的铁门。左边朝右安放小观礼台,观礼台两侧将分别站立主宾双方的政要,右侧朝左,与小观礼相对,是仪仗队。我们抢到了仪仗队尾,记者区第一排,跑到那里,只能四肢撑开,好给同事占出机位,任何想挤到旁边的人,都被无情地推开。这地方不错,首脑阅兵,将正面朝向我们,并在我们眼前转弯。

从这里看到总统府大门外,2小时以后,奥巴马将在那里演讲,能想象到,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

捷克政要陆续出来,包括辞职政府总理托布拉内克、副总理兼环境部长布尔希克、外长施瓦森贝格,和财长卡劳谢克,以及其他人员。几位都西服革履,体态像企鹅的施瓦森贝格照例打领结,而不系领带。托布拉内克撩起西装上衣,紧紧皮带,记者们纷纷动起来,总理觉得有些不妥,背过身去。看来距奥巴马到达还有些时候,四个站在政府危机最前沿的同事,聊得热火朝天,特别是那位显然无法全身而退的政府总理,表情极为丰富,像个"话痨"般的,津津有味地给三个同僚讲着什么有趣的事情,谈到兴奋处,还作出假装推搡的样子。

8点半多,捷克总统夫妇出来走到铁门前,有架直升飞机在附近盘旋一阵。

第一辆卡迪拉克从门前经过,第二辆卡迪拉克,插着美国和捷克两国国旗,缓缓停下,奥巴马和米歇尔下车,和捷克总统夫妇稍稍寒暄,回身兀立,先奏美国国歌,奥巴马夫妇右手抚在胸前,捷克国歌响起的时候,他们则垂手而立。随后,两位夫人走向观礼台,两位总统沿仪仗队检阅,朝我们这个方向走来。一个身板挺拔的鹤发老者,一个仿佛随时能冲到球场上的年轻黑人,一个代表着颇为自己民族自豪的中欧小国,一个来自包容了全球肤色的合众国。奥巴马的神情很"总统",庄严而神采奕奕,到我们眼前,两人转身走向观礼台。在台前站定,奥巴马用一句捷克人哥们儿之间的口语"nazdar!",向对面的仪仗队小伙子们打招呼,然后,抿着嘴露出带有几分调皮的笑容,让人觉得像个亲近的大男孩儿,有几分成熟和睿智的大男孩儿。接下来,他微微咧开嘴笑了。

观礼台上,四人并立。听不到克劳斯对奥巴马说什么,从体态动作,感觉到他相当殷勤。时而微鞠着上身,用手势比划着向客人介绍仪仗队和军乐队的路线。看过几次克劳斯迎接外国元首,包括布什,印象最深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前不久,佩雷斯来访,68岁的捷克总统在86岁的以色列总统面前,像个经历充沛的年轻人,亲手扶持着佩雷斯登上观礼台以后,自己一个箭步就窜了上去,让人从远处就能感受到他对另一位老者的敬重,还感受到他自然流露出的一点点年龄上的优越,令人感到可敬和可爱。而这次,对一个比他年轻许多的世界上超级大国总统,那份体态上的殷勤,让人感觉到有点不是滋味。

阅兵过后,总统牵着夫人的手,走下观礼台,大步流星,进入总统府会谈。

演讲

我们被集中到一旁,总统府新闻部的年轻职员,引领去演讲现场的记者席,路途中,美方的人一一查阅护照。本以为好位子都被那些早就直接到演讲场地的记者们占了,进去才发现,美方为记者的设计很不错,有两个高台供摄影和摄像,还有围出来的露天新闻中心,可以随时发稿。

赫拉德查尼广场不大,一共搭设四个高台,捷克斯洛伐克共合国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塑像旁边,是奥巴马的演讲台,灰色的幕布,做了古色古香的栏杆,四周铺满鲜花。有2个阶梯高台是记者席,另外1个高台是大屏幕,演讲之前有兰草乐队的摇滚乐演出。到美国使馆领记者入场证的时候,使馆的工作人员就说,总不能让7点钟入场的观众,白白在那里站三个小时啊!

观众席,用栏杆围成两个区,前区和后区,中间有通道。我们站到高台上,看观众看不到边,里面夹杂着几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不知道他们自己是不是觉得很受累。在茫茫人海中,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被扛在大人肩膀上,明显高出其他人,手里拿着捷克和美国的小国旗,女孩儿看到大屏幕上有她自己,更加起劲儿地摇着手中的旗子。她不远处,还有个更小的小孩儿,胖嘟嘟的,很可爱,也被扛在大人肩膀上。人群中有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个子很高,举着一面比较大的美国国旗,朝一面举一会儿,就换个方向,再举一会儿,这样转一周,再转一周。还有一个黑人,又高又壮,别人的头顶最多到他的肩头,而且,那宽度大概也要站两个人的空间,他四处挥手致意。有些比较热情奔放的年轻人,发现了记者席,特别是看到捷克电视台的大摇臂摄像机,就转过身,朝着镜头雀跃。观众席外面,工作人员一卷一卷地发小国旗,观众们一个个往里传,还有工作人员发矿泉水,不过数量太少了,只能做作样子。

演讲台侧面,摆了一些椅子,那是捷克政要的席位,捷克反对党社会民主党主席帕劳贝克老早就坐在那里等待。

这时人群有些骚动,捷克总统克劳斯和总理托布拉内克,走到观众席的栏杆旁边,和大家一一握手,有人向他们索要签名,托布拉内克在12天之前没有通过捷克议会的不信任投票,10天之前递交了辞呈,捷克的党派之间正在商议过渡政府由谁牵头,就是说,当晚,他是不是还能继续看守捷克政府,就要出定论了。不过,从托布拉内克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沮丧,反而是红光满面,意气风发,伸手上来的前排民众也很踊跃,后排有些嘘声。总统比总理走得慢,也同样得到了一些嘘声。

奥巴马出场就不同了,他和米歇尔手牵手跑上演讲台,民众好像粉丝见到明星一样,疯狂地欢呼起来,奥巴马充满自信,皆在掌控中的表情,微笑着绕台一周,向观众招手致意,随后,在讲台前,吻了米歇尔,米歇尔下台而去。

"谢谢!"

"谢谢捷克人民!"

"谢谢布拉格人民!"

像激昂诗篇般的每一句话,都激起观众良久的欢呼和掌声。

演讲词实在很精彩很富有鼓动性,记者席中也不时有人暂时丢下工作,由衷地鼓掌。虽然后来有其他国家的政治家评价奥巴马在,比如朝鲜试射的问题上,公开表态过于草率,把自己放到了被动位置。

如同一首交响乐,最后几个音符高亢而戛然而止,奥巴马的演讲也在一连串几乎来不及喘息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排比句中达到高潮,挥手之间,戛然而止。米歇尔跑上台,像在热恋中的女人那般,欣赏地望着奥巴马,双手拥在胸前,很女性地鼓掌,然后,总统夫妇手牵手走下讲台,沿着观众席的围栏,和观众握手寒暄。观众们简直受不了这样的场面,无数只手伸过来,保镖冷静地尽职,示意不要递东西。奥巴马在前,米歇尔在后,一边和观众交谈,一边握手,见到一位上年纪的老妇,奥巴马还主动上前拥抱,不知不觉,把米歇尔落到后面,他转回身,等到夫人,又随着她走完,和观众道别而去。

一位捷克老人说,我不懂英文,也没看到字幕。我是从报纸上看到消息来的,他很可爱,这气氛很好,很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气氛了。我问她,和捷克的总统怎么比?她说,当然了,他是美国总统,他要首先解决美国的事,捷克的总统要首先解决捷克的事。

演讲之中,捷克总理提前离席,去往欧美峰会的会场,迎接前来参加周末午餐峰会的各国首脑,媒体讨论了半天萨科奇是否来,夫人是否来,结果是萨科奇自己来了,提前走了。奥巴马演讲完毕,也直接前往会议中心。

峰会的时间不长,2个小时,还包括了午餐时间。会后的记者会,说是按国家分组召开。结果记者们跑上跑下,追踪要抓的"老大"。一些大通讯社的记者分在不同的厅,互相打电话询问,"我这里没有巴罗佐,你那里有么?""也没有!"。巴罗佐、托布拉内克、奥巴马召开了小型新闻吹风会,巴罗佐和捷克总理托布拉内克召开了大型记者会。短短的时间之中,奥巴马还会晤了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有消息说,在托布拉内克邀请奥巴马的时候,会见哈维尔也成为一个筹码,因为哈维尔是冷战结束铁幕落下的代表性人物。

示威和游行

从赫拉德查尼广场下山,必经之路,那些穿着无纺布白衣服,戴白色面具的示威者站了一排。行人中有人看到我们的摄像机,就发了另一组示威活动的传单给我们,在鲁道夫音乐厅门前,杨·巴拉赫广场,呼吁气候的请愿示威。

他们做了一只地球,还有奥巴马、布朗、萨科奇,和默克尔四个西方大国首脑的大头套,四个人分别套上大头娃娃,举着地球,他们说,我们的地球就在你们手中,请关注气候和环境!

下午三点,比较大型的反雷达示威集会在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大街举行。

之前听说,市政府取缔了二个游行申请,因为他们的线路影响交通,其中就包括反对雷达基地的游行,虽然申请者调整了路线,还是没有通过。4月4日有三百人游行,从杨·巴拉赫广场过河到美国使馆,人们把布什和莱斯的头像扔到河里,同时还有70多人支持雷达游行。5日下午三点的计划,只是集会。

午后,有人开始在瓦茨拉夫铜马雕像前搭台,也看到有些装了标语、条幅的汽车停到瓦茨拉夫大街旁边。街口不远处,有警车和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躺在草地上休息。

整整三点钟,临时舞台上开演了,几名歌手在上面载歌载舞,台前聚集了一些人,有的穿着印有反雷达标志的文化衫,有的在衣服上贴着反导不干胶,很多人举着各种各样的标语,很多人牵着气球。人群中间,混杂了很多身穿黄色马甲的防暴队员。

虽然有重兵把守,在演出台前,还是感觉到轻松欢乐的气氛,抗议集会好像一个大联欢。游客、看热闹的人,和前来参加的抗议者混杂在一起,游客们一定都很兴奋,出其不意的景象给自己的旅行增加不可多得的色彩。上午曾经四面高举美国国旗的那个中年人也来了,我一眼就认出他,朋友说,你应该去问问,上午你热爱美国,下午又来抗议,到底是哪边儿的。可惜朋友说晚了,我当时没有这根弦,没有去问他。

唱唱跳跳了一会儿,发言人纷纷上台宣讲,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哈马切克,很英俊的小伙儿,口才也很好,他后来说,觉得从奥巴马的言论中,感觉不到和前总统布什的本质区别。还有布尔迪市的市长,为了抗议雷达,捷克组织了市镇长联盟,确认安装雷达基地的布尔迪市当然首当其冲,于是这位市长也成为市镇长联盟的发言人,市长还是期望雷达的问题有所改观,他说,当然理解这不可能是明天就会发生的事情,而雷达基地计划一天不撤销,他们就要继续抗议。有一位很让人尊敬的老者对我说,你看看最近发生的事件,危险都在美国国内,而不在于伊朗,美国要先把自己家的事情管好,再来解决对伊朗的担忧。我问他名字,旁边一位气质很好的老太太跟我说,你到google一搜就搜出他来了。果然,他是捷克著名的哲学家教授库哈克先生。还有欧洲议员埃克斯奈尔,共产党党员,因为一直谈雷达,我就问他捷克政局,这位先生很可爱,非常循循善诱地给我解释,捷克政府面临的问题,以及他反对当前政府的意见,还主动留名片给我,跟我说,如果有什么问题尽管找他。对了,捷克共产党的标志,现在是两只红樱桃,而有些年轻共产主义激进分子,还举着镰刀斧头的大旗。

我们注意到,几个身穿红衣服的人,和哈马切克,还有警察,在一旁谋事,想凑过去,警察说不行,一名警察举着摄像机,对着哈马切克录像,穿红衣服的人手里拿着地图,在指路线。我们猜到是他们在临时商量游行申请的事情。这时候已经下午4点钟,会议中心的峰会已经闭幕,奥巴马按照计划也应该前往机场了。也许市政和警方觉得,既然如此,就让抗议者尽兴吧,他们批准了游行,不过严格限定了路线。

人们出发了。

三个身穿红色外衣的市政人员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一排全副武装的武警,然后是一排身穿黄色马甲的防暴队员,他们后面,才是举着横幅的游行队伍。记者们跑前跑后,后来多数记者都在队伍前面拍游行队伍的正面,记者群就成了游行第一组。超前游行队伍,没有路线图,也不用担心走错,警方早已经布置好了。遇到任何一个路口,都早有警察在那里把守,看到游行队伍临近,他们就马上集合,列队成为人墙,堵住路口,给队伍留出唯一一条路。穿越路口的汽车暂时不能通行,行人不受限制,可以穿过封锁区,但是游行队伍,只能在人墙里面,沿路线行走,不要想有什么突破。布拉格实在是调集了大规模警力,一路下来,把守路口全副武装的警察也要有好几百人了。

游行队伍很有章法,我发现原来这也是需要组织经验的。哈马切克和另外一个小伙子拿着喇叭,作为指挥,他们起头,人们按照节奏高呼口号,最容易记的就是"奥巴马!雷达不!"每走一段路,指挥就让队伍停下,因为长时间不整队,一定会越走越散,前队等后队,集中起来再出发,这样子走走停停,快二个小时,到达会议中心后山。这是一个关口,人们有些紧张。面前两条岔路,可以到达会议中心的路被警察堵死了,游行队伍只好停下,指挥者和游行者很简短地商量了一下,大家朝向警察的人墙走过去,人们前进,警察后退,就这样非常和平地冲散了防暴警察,向会议中心走去。被冲散的警察马上集队,沿着游行队伍一字顺下来,护卫般地一起向前走。游行队伍里一位先生对我说,"不错啊,今天你们回家不用健身了,这样走走挺好是吧?"他接着说,"最苦的是那些全副武装的保镖,他们保护安全,呵呵,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可需要保护的。"这些人的确很和平,可是,在英国发生了事故,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北约峰会闹得更凶,布拉格的警方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我陪着这位先生笑笑。

游行队伍到达会议中心侧面,已经下午6点钟。欧洲议员、布尔迪市的市长都在队伍最前方,和同仁们一起举着横幅,和大家一起听小玛伊切克的指挥,大家群情激昂地高呼了数遍口号,玛伊切克作了总结性发言。警方的摄像机一路一直跟着他,就在他跟前,正对着他的脸拍。

然后,大家解散。

我们坐了两站地铁,回到瓦茨拉夫大街,高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撤了,看来也打扫过,总之,平静的瓦茨拉夫大街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刊于《世界博览》2009年第9期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