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画廊顶班,有二位乌克兰女士
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
在英国上学的那个女孩子玛丽亚,有14天假期,回来休假了,被抓到画廊来帮忙,负责协调所有的事情。她父亲是俄罗斯人,父女二个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不方便深问,总之,因为不同的态度,女孩不打算回家住,暂时住在我们家里。她不是完全不回家,还是会回家取东西,没那么决绝,还好。
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大面儿上完全可以理解俄罗斯人的复杂感受,有的人可能完全站在普京的立场上,有的人也许持怀疑态度,有的人也许跨不过同宗同族或国家主义的门槛,有的人可能完全是坚决反战的,有的人也许是模糊甚至飘忽的,也有的人可能没什么观点和立场......,对比我们,他们应该更容易在任何一个细节观点上争执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总会想到"底线",虽然底线是一个特别空旷的词,这个空旷的词,如同一个多棱面的棱镜,反射出太多的侧面。包括人命贵的基本态度,包括亲情,包括我们对现代文明的理解......不管有多么激烈的不同,共同讨论并遵守一个底线,才可以维护基本的安全。
今天我是下午三点钟到画廊的,志愿者这边有二个小时的空缺,我来帮忙补个位。
里间有二位乌克兰女士,志愿者Jaja在,一位客人见我推门,就喊了一声Jaja,她们大概以为我是访客,于是帮忙喊Jaja来照应。
这二位女士今天会在这里过夜,还不确定什么时候离开,虽然这里的接应原则是24小时,因为这里实在不是一个常规的住宿地点,不适合久留。有个机构负责这二位女士的安排,她们在这里等待,直到找到栖身之所。
捷克方面的新闻,现在看"好兵帅克"的推特就差不多了,到今天早晨为止,捷克总计接受乌克兰难民20万人。其中4/5为女性,55%是少女儿童。到周三午夜,签发了108114份特别签证。大约100名逃离战争的、不是乌克兰国籍的人,也获得了捷克的特别签证。捷克预计接受能力25万人,预计可能需要接受40多万人,劳动局在努力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经提供了1.7万个工作。
逃离、接应,这么多人,真的有好多细致的具体的问题,每个人都在新陈代谢,每个家庭,每个社会单位,整个社会,都在新陈代谢,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口,都会不断呈现,需要人们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
我本来想着,是不是要帮忙换一下床单,看二位客人在,就没做什么动作,她们各自用了一个床垫,床垫上放着简单的私人物品。二个人都愁眉苦脸,房间里的气氛有点沉重。Jaja已经给她们介绍了这里能提供的一切,其他的,此时此刻能给她们的,也就是一个能躺靠的地方和一个安静的微笑了。一位女士躺在床垫上休息了,另一位一直在看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每天都来的女孩还在,还有一个男孩。Jaja下班走了,交接给我,主要是照顾小朋友,于是,我也按照规定签了一份声明。女孩子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画画,看她的Ipad,做手工。男孩子第一次来,有点无所事事,二个人也玩儿不到一起去。女孩子试图用google翻译,告诉我,男孩子总是围着她转。我用手势给小男孩比划4和5,他懂了,给我比划了6,我知道他6岁,我指着我自己,跟他说我的名字,然后指指他,他也懂了,告诉我他的名字,我的发音让他认可了。我先给他找出来YouTube上的乌克兰语频道,给他看了一会儿动画,然后,临时从空空如也的大脑里,想出了简单的游戏,和他一起投掷玩具,后来,我们拍球。有了肢体活动,男孩子露出了笑容。
儿子说看我多年不带孩子了,带一下小男孩,玩儿得还挺好的。而在我心里,从来不愿意从二个孩子还小的时光里走出来,很多次看现在的他们,都觉得恍然如梦。人常常比自觉地活在过去里,意识对现实的接受,总是晚于身体。
家人来领男孩的时候,下一个班的志愿者已经接了我的班。
女孩子的妈妈来的也挺早的,但女孩子拒绝跟妈妈走,无奈中,妈妈说先离开,晚点再来接她。
下午晚些时候,还有一位在捷克生活的讲乌克兰语的心理教师,在这里值班。在沟通中,他们感觉征集志愿者的页面,还可以再简化。
下午,还有三位乌克兰女子来访,她们从其他机构那里得知,可以到画廊来拿捐赠的衣服,她们是一些逃难者的代表,这些人当中,有些是穷人,有些情急之下,没带什么衣服。玛丽亚和她们用英语和乌克兰/俄罗斯语沟通。她们挑了不少衣服走。
突如其来的境况,逃难出来的乌克兰人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有些基本的经验和想象,但是接下来,会发现实际情况完全没有规律。
比如,S1画廊在网上有课程介绍和报名手续,很多人根本没有报名就来了。再比如,我们预想到可能有人需要衣服,但是,过了一个星期了,无人问津,今天就来了三位女士,拿走了几个包裹。昨天一下子来了那么多孩子,今天就没那么多人。
这些旧衣服,其实是画廊之前曾有过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留下的,他们曾想着能不能旧物利用,给旧衣服增加一些有意思的设计,再来出售。于是,一些小朋友就纷纷把不穿的衣服拿来了。想法和实际操作之间,总难免有鸿沟,这些衣服就一直放着。这次刚好派上了用场。还有些旧衣服,是画廊之前组织过一次二手服装小市场,来卖衣服的小摊主,有的在小市场活动结束之后,并没有把剩下的服装带走,暂时存放在这里。我看他们在收拾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每个人知道每件东西是怎么回事,恐怕把小摊主的衣服和可以捐赠的放一块儿了。不过,那些小摊主们一定是愿意为此尽力,所以,问过他们,他们说可以混在一起,没啥心理负担。
很多事情,的确在于平常的细节中。
朋友去Letnany购物中心,特意观察,看到俄罗斯商店还开着,他也主动问过,说没有人找麻烦。他们贴了小小的乌克兰旗帜。Mustek地铁站下面的俄罗斯商店也开着,也贴了乌克兰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