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在捷克

01/04/2016

华文化著作在捷克的翻译出版情况概略

韩 葵

在北京举办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尔百年纪念活动的时候,《你读过赫拉巴尔吗》一书作者马扎尔带来一本1920年代出版的捷克文版《老子》,这是赫巴拉尔随身珍藏的书籍。

因为手头有日常工作,整理中文著作之捷克译著出版的工作只好打散在不同的晚上。最初的资料由同事卡特琳娜•玛尔盖洛娃(Katerina Markelova)通过捷克语搜索完成,接下来,我再进行每种图书资料的核对,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找出该书的原文书名、原作者姓名,并去掉极少量的模糊信息。最终,我们关注到1930年代到2016年的350种图书,涉及到近百家出版社。

这里我用了"350种图书",而没有沿用最初做这件工作时候定义的"中文著作之捷克译著"这个概念。之所以感到很难严谨地坚持这个最初的概念,是因为在统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曾料想的情况。比如,1930年代捷克和斯洛伐克是同一个国家,1993年开始两国分家,我们在统计1993年之后出版物的时候仍然延续性地涵盖了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两种文字,事实上捷克语出版图书占绝大多数。图书作者的国籍也有模糊之处,有些作者原来是中国籍,后来移居海外,加入了其他国籍,既然把这些作者的著作列入统计范围了,也就没有放弃那些第二代第三代华裔移民的出版物。有些作者原来是用中文写作的,从某个阶段开始,改为用英文、法文等写作,这其中也包括国籍仍然是中国的作者。既然他们的中文作品应该列入统计范围,他们的其他文字作品也就应该被保留,既然他们其他文字原著的捷克语译著保留了,部分华裔作者最初就用其他语言写作而翻译出版的捷克语译著,也就保留了。当然,还有些作品原著是中文,但是捷克语版本是经由比如英文、俄文等其他语言转译过来的。

于是,几经斟酌,或许把这份统计结果称作"华文化作品在捷克的翻译出版情况概略"比较合适。

由于统计方法粗陋,没有涉及到1930年代之前的译著出版,这是个遗憾。

我们统计到的350种图书,其中包括有再版、重复、分集出版的情况,且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早前年代的情况,但是,终究完成了这样一份可以对捷克语华文化作品译著有个大致印象的统计结果,还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300多种图书中,中国文学类作品捷克语译著近160种,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捷克语译著出版有约50种,包括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寒山、白居易、欧阳修、李清照等人的诗作;李朝威《柳毅传书》、关汉卿《窦娥冤》、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李渔《肉蒲团》、董说《西游补》、蒲松龄《聊斋志异》、孔尚任《桃花扇》、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沈复《浮生六记》、刘鹗《老残游记》和石玉崑《三侠五义》等。

20世纪早期和中期的文学作品35种,包括朱瘦菊《歇浦潮》、鲁迅《呐喊、野草》《朝花夕拾》、郭沫若《老法师的回归》、《百花齐放》、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张恨水作品、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徐志摩《落叶》、丰子恺作品、闻一多《死水》、老舍《骆驼祥子》、冰心《繁星、春水》、丰子恺作品、沈从文短篇小说集、巴金《家》、《寒夜》、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周立波《暴风骤雨》、陈登科《活人塘》、《张爱玲小说选集》和徐光耀《平原烈火》。

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文学作品近30种,包括高行健《灵山》、《彼岸》、《一个人的圣经》、冯骥才、陆文夫的小说选集、姜戎《狼图腾》、北岛《波动》、沈石溪《红豺》、残雪《黑暗灵魂的舞蹈》、扎西达娃、马原等作家的小说选集《神山的诱惑》、莫言、苏童等作家小说选集、莫言《丰乳肥臀》、《酒国》、阎连科《为人民服务》、《四书》、余华《兄弟》、《二两米酒》、《活着》、《第七天》、吉狄马加《时间》、《谈火》、虹影《K》、苏童《妻妾成群》、麦加《解密》、李洱《花腔》、郭小橹《我是中国》(英文原著)、《简明英汉恋爱词典》、唯色《西藏笔记》、卫慧《上海宝贝》和《中国少数民族小说选》等。

海外华人文学作品20多种,包括旅美华裔作家严歌苓《赴宴者》、马严君玲《落叶归根》、闽安琪《野姜》、李翊云《流浪者》、《千年敬祈》、哈金《等待》和《南京安魂曲》等;旅法华裔作家戴思杰《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某夜,月未升》、山飒的小说作品等;台湾作家白先勇《台北人》、黄春明《茉莉花开》、《儿子的大玩偶》、李昂《迷园》、《杀夫》等;台湾诗人愚溪道一的诗集和香港作家Janice Y.K. Lee《钢琴教师》等。

传记文学作品包括裕德龄《一个残暴的女皇》、爱新觉罗溥仪《我是中国的末代皇帝》、廖静文《徐悲鸿的一生》、李存信、张戎、裘小龙、闽安琪等的作品。约瑟夫•海兹拉尔、李玳君夫妇2011年出版了捷克语自传体小说《在江上》,此外,还出版有李昆武和菲利普•欧利行合作的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等。

其他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宗教和实用类

中国古代文化类译著20多种,有再版、重版,包括老子《道德经》、《老子说》、孔子《子曰》、《论语》、庄子《内篇》、《庄子文集》、《韩非子》、《孙子兵法》、《易经周易》、刘勰《文心雕龙》、玄奘口述门人辩机笔授的《大唐西域记》、陆羽《茶经》、唐廓庵师远《十牛图》和袁枚《新齐谐/续新齐谐》等。

历史类除司马迁的《史记》以外,其他3种著作都出自海外华人之手,包括生在柏林的民国时期外交官梁龙之子Hsi-Huey Liang写的《现代欧洲历史》、《柏林和布拉格之间》,还有金安平、史景迁《中国20世纪》。

捷克语翻译出版有关中国艺术的书籍约10种,由捷克汉学家、旅捷华裔、中国的捷克语专家编撰的捷克语古代中国人智慧、格言、神话等图书4种。

毛泽东选集、诗词,包括从中文和个别从俄语翻译到捷克语出版的,一共10余种,其中包括《矛盾论》、《走合作化道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

中国古代佛教著述翻译出版9种,包括法显的《佛国记》、慧能法师《六祖坛经》、洞山良价《禅师语录》、《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无门慧开《无门关》等。

基督教著述40种,其中包括倪柝声著基督教图书38种。

生活实用类图书75种,内容上太极最多,而太极、气功、道、养生、奇术、按摩、中医、风水、属相、神签这些大书小书合起来近70种,中国菜有5、6种。这类书籍的原作也以港台和海外华裔为主,比如太极主要出自台湾Jwing-ming Yang之手,他的14种太极书出版了捷克译本;而泰籍华人Mantak Chia的各种生活术图书(含少量合著)就有18种出了捷克语译本;此外还有旅美、旅捷华人的著述,比如旅捷华人唐云凌就分别于1988年和1998年出版了中国家常菜,郭莉2014年出版了《延缓衰老和提高健康的中国方法》等。

翻译和出版

从诸多文学类译著中,我们看到比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家有普实克(Jaroslav Průšek 1906-1980)、贝尔塔•克雷布索娃(Berta Krebsová1909-1973)、白立德(Augustin Palát 1923)、王和达(Oldřich Král 1930-)、爱理(Denis Molčanov1973-)和李素(Zuzana Li1975-)等。

而各类图书译著的出版,涉及到60多家出版社,出版过超过5种以上的有5家,超过10种华文化捷克语翻译图书的有2家。

年代有起伏

从年代上看,我们统计到1930年至1948年之间的十几种译作,全是文学类。

1949年到1989年之间,约70种图书译著,中国文学作品大约40种,除古典文学以外,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巴金、丁玲、赵树理、周立波和徐光耀的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翻译出版的。毛泽东的作品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翻译出版。

1990年到1999年之间,80多种图书译著,仅包括文学类十余种,以古典文学作品为主,此外有古代文化、佛教等著作翻译,而实用类图书占到50余种。

2000年到2009年之间,出版约110种图书译著,文学类30余种,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的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占主要部分,实用类图书占30种。

2010年到现在的几年间,已经出版约80种图书译著,其中文学类40余种,除古典文学作品外,20世纪后期以来的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占绝对主流。实用类图书约30种。

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出版的情况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两国交往有很大关系。

本世纪以来,中文图书的捷克语译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深度上都有显著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翻译出版显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而2010年以后的几年间,文学类译作出版已经明显超过实用类图书。

刊于《十月》2016年第4期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